返回第501章 卷七 朕义不容辞!  一天写三章首页

关灯 护眼     字体: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刘协默然。

“文和,将第三个问题一并问出吧,朕一起回答。”“好。”

贾诩终于忍不住问:“陛下为何非要封邦建国?”

“陛下难道不知道,天高路远,朝廷掌控不易吗?”

“弱干强枝,向来都是大汉国策!昔日高祖皇帝分封刘氏诸王,到头来都有一个七国之乱!惹得孝景皇帝费尽心思才能平定,陛下为何就非要如此行事?难道当年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?”

刘协猜的没错。

贾诩的两个问题……甚至是三个问题,其实归根到底,都是一个问题。

这个问题,不仅仅是贾诩想问的,还是所有中枢官员,一起想要质问他这个天子的——

为什么,不强干弱枝?

为什么,不收拢权柄?

为什么,不约束武将?

中枢官员之前都猜测天子是想要迁都雒阳。

但贾诩如今得到天子的答案后,便知道所谓的迁都都是自己这些人瞎想。

但同时这也让贾诩更加奇怪。

天子如今,为何不去做“应该”做的事情,反而是倒行逆施,要行周礼呢?

若不是贾诩明白天子的本性,怕是真的会以为天子被齐鲁那帮吹捧三代之治的儒生给忽悠了!

“哈。”

刘协并未作出回答,而是拉着贾诩,与他一起来到禁苑当中。

“文和,你且看那里。”

刘协指着不远处的池塘。

“问渠那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。”

君臣二人走近,果然看到池塘清亮,水中有鲤鱼游荡。

“但文和,你是否知道……即便是有水渠每日将这池水流通,还是避免不了湖底沉沙,动辄就需要让匠人前来搬运淤泥。”

“若是有朝一日不搬了,现在这些看似清澈的池塘,也迟早会变得浑浊,并且将源头的水槽堵塞,成为一滩烂泥。”

贾诩静静听天子讲述。

“以史为镜,可以知兴衰。”

“秦、先汉、后汉……”

“不算春秋战国,而今已历三朝,历时四百余年。”

“文和难道还看不出,越是强干弱枝,便越会无计可施吗?”

贾诩此刻终于忍不住开口——

“陛下!可自古以来,不都是如此吗?”

但刚刚说完,贾诩就有些愕然。

因为他总觉得这些话,他曾经听过。

曾经听世家说过。

曾经听虾蟆之儒说过。

到今天,却是听到自己口中也说出这话……

“看来文和也想到了。”

刘协看着贾诩:“但自古以来,便一定是对的吗?”

“强干弱枝没有错,但重点不应该放在“弱枝”,而应该放在“强干”上。”

“仅仅为了“强干”而“弱枝”……那必然会是死路一条!”

强干弱枝的重点,应该是在前者,而不是后者!

这才是刘协的观点!

一颗矮小的灌木,若是有太多侧枝伸出,确实是需要修建,避免其抢走主干的养分,反客为主。

但一颗高大的苍天巨树,周身却能长满无数的枝丫!

“而且,文和……”

“汝熟读史书,应当知晓,昔日周王室分封诸侯时,九州大地是怎样的一番景象。”

“北狄、西戎、东夷、南蛮……”

“朕若是生活在春秋时期,一出长安就能碰到犬戎,一到河东就能碰到白狄,一去雒阳就能碰到陆浑戎……”

“若非周王室分封诸侯,后有诸夏先烈尊王攘夷,华夏衣冠尚能存焉?”

“有的地方朕今日不去占了,明日就被他人占了……若是让子孙后代知道,他们是会怪朕的,你明白吗?”

贾诩不明白!

……

“陛下!大汉的疆土,已经足够大了!”

“那为何有些百姓只能依靠朝廷的均田才能获得几十亩田地?”

刘协的反问让贾诩陷入茫然。

大汉的疆土已经足够大,大到连舆图都画不下,大到有人穷极一生都走不完。

但大汉的疆土也足够的小,小到有些百姓到现在都没有自己的房屋,没有自己的土地,只能仰人鼻息的过活……

“辽东那块土地,朕看过了,几十年之后,养活几百万人不成问题。”

“安南都护府同样如此,那些星罗棋布的岛屿,同样足够养活几十万百姓。”

“还有西域,还有大夏,这些地方加起来,同样能养活大汉成百上千万的人口。”

“文和,现在的大汉实在太小了,朕每每看到有百姓还蜗居在土房瓦屋中时,便忍不住心疼。”

“效仿宗周之事,封邦建国,已经是迫在眉睫!”

“朕……义不容辞!”

498章被封了,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放出来……审核大大我错了!我再也不涩涩了!!!

(本章完)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